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臻彩回顾 - “臻准胃来·肠享臻知”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研讨会——沈阳站圆满举办
时间:2021-06-29 来源:求臻医学

求臻医学作为专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消化道系统肿瘤,在胃癌、结直肠癌领域已取得丰硕科研成果,近期更是参与并支持了《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制定。2021年6月27日,求臻医学“臻准胃来·肠享臻知”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研讨会在沈阳君悦酒店圆满举办。会议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张敬东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求臻医学首席医学官王东亮博士,辽宁省肿瘤医院董茜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张燕妮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焕然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享,会议同时邀请众多专家参与案例点评及热点讨论环节。


图片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聚焦mCRC患者精准治疗与挑战、2021 胃癌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临床解读等方面进行精彩分享,同时针对临床优秀病例进行热烈讨论,共同助力胃癌和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


图片

大会主席张敬东教授开场致辞


大会主席张敬东教授发表精彩致辞,张敬东教授表示,二代测序(NGS)的诞生和发展,加速了基因测序进入临床应用。覆盖更多基因位点的肿瘤NGS大Panel,能够提供更多治疗机会及临床获益,可精准指导患者的靶向和免疫治疗,从而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效率,避免盲目用药。同时,基于液体活检的ctDNA动态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成熟,不仅能够预测临床治疗疗效,还可更早地预测疾病复发、揭示潜在耐药机制,进而为预测和筛选新药或后线治疗方案的优势人群提供参考依据。张敬东教授表示,很荣幸能够与各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在求臻医学搭建的平台下探讨胃癌和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及相关共识,参与相应的案例分享讨论,希望通过本次学习交流,各位专家能够学以致用,满载而归。


图片

求臻医学高级副总裁杜兴晖先生企业致辞


求臻医学高级副总裁杜兴晖先生代表求臻医学诚挚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本次研讨会,共同为胃癌和结直肠癌精准诊疗贡献力量。杜兴晖先生表示,求臻医学作为专注肿瘤精准医疗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新一代基因测序和先进信息挖掘技术为基础,依托《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CGAC)和《肿瘤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项目,深度融合基因检测和人工智能,致力于肿瘤液态活检领域诊断产品的开发和智能迭代升级,业务涵盖了肿瘤早筛、伴随诊断、动态检测、预后评估等多种应用场景。求臻医学作为唯一企业参与了CGAC项目,该项目胃癌和结直肠癌课题分别由沈琳和王锡山教授担任主PI,并已于2019年先后启动,本课题将切实推动胃肠肿瘤领域治疗的新发展。


01

mCRC患者精准治疗与挑战

图片

王东亮博士主题演讲


求臻医学首席医学官王东亮博士分享了题为《mCRC患者精准治疗与挑战》的精彩演讲。王东亮博士首先针对临床常规的KRAS、NRAS、BRAF和MSI状态检测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指出RAS和BRAF突变患者是结直肠癌中很重要的分子亚型,从抗EGFR单抗治疗中获益概率低且预后较差。针对MSI状态的检测,王东亮博士表示,常规PCR和IHC检测MSI状态均有一定局限性,NGS检测MSI状态可以打破这些局限,提供更高效能的检测结果。结直肠癌中还有很多靶点值得我们关注,如HER2扩增、NTRK融合、Met扩增、PTEN、TMB等,这些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靶向治疗选择,同时也使免疫治疗更加精准。最后,王东亮博士强调,近年来,液体活检凭借自身独特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不仅可以为晚期无法获取组织样本的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用于预测肠癌术后早期复发及辅助化疗疗效,同时还可指导抗EGFR单抗治疗的再挑战,切实为诸多患者带来获益。


NGS方法检测MSI状态的临床情景及优势

刘宝林教授、王宁教授热点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宝林教授、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王宁教授,针对“NGS方法检测MSI状态的临床情景及优势”进行了热烈讨论,相互交流NGS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和看法。

刘宝林教授表示,通过大Panel的检测,可帮助临床医生获得涵盖MSI在内的,更加全面的基因位点信息,给患者更多的用药参考,还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预后分层。

王宁教授表示认同,并提出针对于晚期组织样本量有限的患者,NGS检测可以实现最高的成本效益比,避免浪费宝贵的病理资源。同时对于携带罕见基因突变以及耐药基因突变的患者, 其接受靶点干预的可能性也会得到提高,随着罕见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数据逐步完善,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获批,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机会。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通过NGS大Panel的方法检测MSI状态,这样可以获得更多治疗相关信息,有助于制定精准的整体治疗策略。


02

2021 胃癌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图片

董茜教授主题演讲


辽宁省肿瘤医院董茜教授分享了题为《2021 胃癌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董茜教授详细介绍了胃癌精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药物研发和转化医学的进步,胃癌的诊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靶向治疗方面,胃癌的靶向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曲妥珠单抗。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也已获批上市,填补了全球HER2过表达胃癌患者后线治疗的空白。除此之外,胃癌靶向治疗还有新多新药均展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如Bemarituzumab、ZW25、Varlitinib等。董茜教授表示,免疫治疗或成为晚期转移性胃癌治疗重要选择。进军胃癌一线治疗,新辅助免疫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dMMR,TMB-H,EBV+,PD-L1+等标志物有助于我们筛选免疫治疗潜在获益人群。


胃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值得关注的分子标志物

刘永叶教授、冷传春教授热点讨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永叶教授、鞍山市中心医院冷传春教授,针对“胃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值得关注的分子标志物”进行了热烈讨论。


刘永叶教授提到晚期胃癌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极低,传统化疗方案整体有效率极低,免疫治疗的出现点亮了胃癌治疗的希望之光,从三线逐步走向一线治疗,但整体能从免疫治疗中长期获益的患者不足30%。如何筛选免疫治疗优势人群尤为重要,目前主要关注的胃癌免疫治疗的标志物有KEYNOTE-059、KEYNOTE-061和CheckMate-649等,研究都提示PD-L1可以指导胃癌免疫治疗,PD-L1阳性人群接受免疫治疗后ORR大概在15%左右;KEYNOTE-061提示高tTMB者接受帕博利珠治疗有更高的ORR,高达30%,相比化疗OS延长8个多月,提示TMB也是潜在的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KEYNOTE-158研究入组了24名MSI-H胃癌患者,ORR高达45.8%,中位PFS长达11个月,所以MSI-H也是一个很好的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当然,这些标志物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未来也希望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标志物或组合,进一步指导胃癌精准治疗。


冷传春教授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位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抗HER2治疗耐药后接受PD-L1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CPS=20)接受免疫治疗,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获益2年多,如果这个患者发生耐药,后续还可根据Keynote811的方案使用K药联合曲妥珠+化疗进行治疗,这个病例提示我们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检测机会,尽量获得更多的治疗相关信息,最大化延长患者的生存获益。


03

《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临床解读

图片

张燕妮教授主题演讲


辽宁省肿瘤医院张燕妮教授带来了《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临床解读的专题报告。张燕妮教授指出,《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明确了「必要的」 和「可选开展的」结直肠癌诊疗相关生物标志物,强调了遗传性结直肠癌相关检测的重要性,同时针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TMB的分析和判读进行了详细解析。


《共识》收集汇总了目前市场上部分NGS公司提供的TMB试剂盒信息,求臻医学的599四分位法获得认可。求臻医学的599四分位法按照在受检者癌种中的排序将 TMB 分为高、中、低,从高到低排序,位于 0%­-25% 区间的 TMB 为高。TMB 的划分基于已有临床研究报告及求臻医学临床样本库积累的历史数据,获得指南认可。最后,张燕妮教授对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时机及检测内容也作了明确推荐。通过张燕妮教授对于《共识》的精彩阐述,参会专家对NGS在结直肠癌诊疗实践中的规范使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最值得关注的临床指导要点

刘革教授、王巍教授热点讨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革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巍教授就“《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最值得关注的临床指导要点”参与了热烈讨论,并针对性分享了自身宝贵的临床经验。


刘革教授表示,该《共识》为结直肠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明确了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具体检测时机及检测内容,简化了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结直肠癌更关注综合治疗,我们科室也已经开启MDT诊疗模式,所有Ⅲ期以上,尤其是发病年龄比较轻的患者都建议进行基因检测,RAS/RAF及MSI是必检内容,其它检测内容根据患者自身意愿。临床实践表明,NGS大Panel信息量更大,能够提供更多治疗相关信息,如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建议使用NGS大Panel的检测。刘革教授表示,临床实践中,他们发现一例POLE/POLD1突变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长期获益。


王巍教授表示,近些年来,NGS发展迅猛,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疾病中,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早筛和肿瘤的精准治疗。《共识》中明确了不同疾病阶段必须检测和可选择检测的分子标志物的详细推荐,同时还提到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血液样本的检测,为晚期或者多线治疗进展而无法取得手术组织的患者提供了更多地治疗机会和希望。


04

案例分享:携带胚系突变的TMB-H,MSI-H肠癌患者一线治疗选择

图片

刘焕然教授分享案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焕然教授带来了《案例分享:携带胚系突变的TMB-H,MSI-H肠癌患者一线治疗选择》的精彩分享。刘焕然教授表示,患者为右半结直肠癌,通过使用求臻医学ChosenOne599®基因检测,结果提示该患者携带KRAS、ERBB2、ERBB3和MSH6等多种基因突变,同时是TMB-H合并MSI-H,免疫治疗正负相关基因方面有提示免疫治疗敏感的PMS2、MSH6和KRAS,TP53共突变,也有提示免疫治疗可能耐药的JAK1突变。

针对患者后续治疗是化疗还是免疫治疗?患者携带PMS2胚系可能致病突变,杂合型,其子代有遗传风险但子代并未接受遗传性肿瘤筛查,此类患者是否需要强烈建议家族遗传性肿瘤基因筛查?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患者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有哪些等系列问题,刘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案例讨论

段宏燕教授、梁逸超教授热点讨论


辽宁省肿瘤医院段宏燕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梁逸超教授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且极具意义的个案,MSI-H和TMB-H检测对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其他基因的提示作用,比如JAK1基因突变影响免疫治疗,但是主要证据来自于黑色素瘤,在结直肠癌中的实际指导意义还有待探索;针对于遗传性肿瘤筛查,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结直肠癌大概有1/3携带遗传背景,一般Ⅰ期的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大概是80%-90%,而Ⅳ期的五年生存率一般只有10%左右,如果提前知道遗传风险,是可以从定期的,高标准的结直肠镜检查中获益的。


除此之外,梁逸超教授还表示MSI-H除了可以指导晚期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还可指导术前新辅助治疗,MSI-H患者新辅助疗效不佳。同时,MSI-H/dMMR型肿瘤一般具有以下临床特征:好发于右侧,长伴有淋巴细胞性浸润,肿瘤体积较大,分化差。针对于这部分患者或者是有保肛需求的低位高危直肠癌患者建议进行NGS检测,这部分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图片

大会总结


张敬东教授为本次会议的圆满举办进行了大会总结,张敬东教授表示,伴随基因检测技术的日渐成熟,肿瘤NGS在肿瘤精准医学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次会议中,各位讲者和讨论嘉宾各抒己见,不仅分享了胃肠肿瘤最新研究进展,还对《共识》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临床实践的案例分享,提示个体化的治疗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借助基因检测这个强有力的“工具”,相信各位参会嘉宾一定收获颇丰。基于DNA和RNA的肿瘤基因检测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治疗相关信息,还可提高融合基因检出率,为医生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提供更多选择。未来,NGS大Panel将会成为大势所趋,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更多前沿的精准诊疗技术将应用于肿瘤精准诊疗中,为胃肠肿瘤患者带去新的希望!


图片